脊髓压迫症 治疗
最佳答案:
一、脊髓压迫症的症状
1. 感觉障碍
- 疼痛:这是最常见的症状。通常为神经根痛,疼痛沿神经根分布区域扩散,如在胸段脊髓受压时,疼痛可呈带状分布在胸部周围;在颈段脊髓受压时,疼痛可放射至肩部、上肢。疼痛的性质多样,可为刺痛、灼痛或电击样痛。
- 感觉异常:患者可能会出现麻木、蚁走感等感觉。例如,在脊髓受压较轻的初期阶段,患者可能会感到肢体远端(如手指、脚趾)有轻微的麻木感,像有小虫子在皮肤上爬行一样。随着压迫的加重,感觉减退的范围可能会逐渐扩大,严重时可出现感觉丧失。
2. 运动障碍
- 无力:表现为肢体力量减弱。如果是颈髓受压,上肢和下肢的力量都可能受到影响,患者可能会出现手持物不稳、行走困难等情况。若是胸髓或腰髓受压,主要影响下肢的运动功能,如抬腿费力、不能正常站立和行走。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精细动作不灵活,如写字、扣纽扣等动作变得笨拙。
- 肌肉萎缩:长期的脊髓压迫导致神经对肌肉的营养作用丧失,肌肉逐渐萎缩。一般从肢体远端开始,如手部的小肌肉、足部的小肌肉等,肌肉萎缩后会导致肢体变细,关节活动范围可能会相对增大。
3. 反射异常
- 浅反射减弱或消失:如腹壁反射、提睾反射等。例如,当胸髓病变时,相应节段的腹壁反射会减弱或消失。
- 深反射亢进:像膝反射、跟腱反射等可能会亢进。同时可能伴有病理反射,如巴宾斯基征阳性。当锥体束受损时,用竹签轻划足底外侧缘,会出现拇趾背伸,其余四趾扇形散开的体征。
4.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
- 大小便功能障碍:早期可能表现为排尿困难,如尿等待、尿流变细等,或者出现便秘。随着病情进展,可能会出现尿潴留(膀胱内充满尿液但不能自行排出)或大小便失禁。
- 性功能障碍:如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,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性欲减退等情况。患者还可能出现皮肤营养障碍,如皮肤干燥、脱屑、多汗或无汗等现象。
二、脊髓压迫症的治疗
1. 病因治疗
- 手术治疗:如果是由肿瘤引起的脊髓压迫症,只要患者身体状况允许,应尽早进行手术切除肿瘤。例如,对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,手术切除可以直接解除对脊髓的压迫。对于脊柱骨折脱位等外伤性因素导致的脊髓压迫,需要进行骨折复位、解除压迫脊髓的骨碎片等操作。手术时机非常关键,一般在出现脊髓功能障碍后的数小时至数天内进行手术,其功能恢复的可能性相对较大。
- 抗感染治疗:若是由脊柱结核引起的脊髓压迫,需要进行抗结核治疗。常用的抗结核药物有利福平、异烟肼、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等。联合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结核杆菌,减轻炎症对脊髓的压迫。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的副作用,如利福平可能会引起肝功能损害,异烟肼可能会导致周围神经炎等。一般抗结核治疗需要持续较长时间,通常为6 - 9个月甚至更长,具体疗程要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反应来确定。
2. 药物治疗
- 减轻脊髓水肿药物:可以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。甘露醇通过提高血浆渗透压,使组织内(包括脊髓组织)的水分进入血管内,从而减轻脊髓水肿。一般用法是快速静脉滴注,成人常用剂量为每次125 - 250ml,每6 - 8小时1次。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监测肾功能和电解质,因为甘露醇可能会导致肾功能损害和电解质紊乱。
- 糖皮质激素:如地塞米松等。糖皮质激素有抗炎、减轻水肿等作用。它可以抑制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一系列酶的活性,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,从而减轻脊髓的炎症和水肿。地塞米松一般初始剂量较大,如在急性脊髓压迫时,可使用10 - 20mg静脉滴注,每日1 - 2次,然后根据病情逐渐减量。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有较多副作用,如骨质疏松、血糖升高、感染风险增加等,所以要谨慎使用。
脊髓压迫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,药物治疗往往只是综合治疗的一部分,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因、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。如果怀疑有脊髓压迫症,应及时就医,进行详细的检查(如脊髓磁共振成像等)和诊断治疗。
免责声明:本站部分内容转载于网络或用户自行上传发布,其中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与本网无关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不负任何法律责任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,发送到本站邮箱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